2009年6月27日 星期六

經濟學原理

佛光大學優異通識課程學生學習檔案
課程名稱:經濟學原理
教師姓名:賴宗福
學期:97年下學期
■社會科學學門
學習檔案■ 個人
姓名:董郡惠
系級: 佛教系大二
學號: 961033

興趣專長:看設計書籍、聽音樂、看電影、CIS設計、閱讀、平面設計、參與關懷社區活動

課程內容:
第一章:緒論
第二章:需求與供給
第三章:彈性與其應用
第四章:效用與消費者選擇
第五章:廠商與生產
第六章:完全競爭市場
第七章:不完全競爭市場
第八章:外部性

第九章:總體經濟指標的衡量
第十章:簡單凱因斯模型
第十一章:貨幣市場
第十二章:勞動市場與總和供給
第十三章:總和供需(AS-AD)模型
第十四章:物價與通貨膨脹
第十五章:經濟成長與景氣循環
第十六章:國際經濟與合作



第一節 經濟學的意義筆記

消費者(個人)_如何選擇消費,使滿足最大:經濟學是研究在資源有限、慾望無窮時, 生 產者(公司、廠商)_如何生產,使利潤最大
政府_選擇執行何種政策,使社會福利最大

經濟學是研究在資源有限但慾望無窮時,人與社會的經濟行為並進而評斷其結果得失。

經濟學的五個核心概念:1抵換、2誘因、3交換、4資訊、5分配
選擇有所得有所失,它是一種抵換(trade-offs)關係,是在限制下所做出之
最好選擇,在所得、時間及環境等限制條件下,每一個人會針對存在之誘因(incentives)及所提供之誘因變化,做出行為上之改變。當我們與其他人進行互通有無之交換(exchange)時,我們會擴大選擇之可能性,但要做出理性之選擇,並善用相關資訊(information)。我們所做的選擇,也決定了我們整體社會的所得及財富的分配(distribution)。一旦我們掌握抵換、誘因、交換、資訊與分配等五個經濟學的核心概念,則有助於我們對問題的看法及所提解決之道。

經濟學的分類:
1.個體經濟學(microeconomics)
以個別的經濟單位如個人、家庭、廠商等為研究對象,研究其如何進行生產與消費
ex: 無薪假、茂德倒閉、政府發放消費卷、調高健保費

2.總體經濟學(macroeconomics)
以總合的經濟群體,研究一個國家的經濟表現
ex: 貨幣貶值、失業率、國民所得、投資、物價指數
根據研究性質可分為:
1.唯真經濟學(positive economics)
又稱(實證經濟學),是以客觀的態度來研究實際的經濟現象或對未來做預測
2.唯善經濟學(normative economics)
又稱(規範經濟學),是以分析者主觀的價值標準,ex: 美、醜
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
1.選擇的一種取捨(trade-offs)關係。
2.將資源用於某一用途時,該資源可用於做其他用途中最有價值的那個代價。
例子說明,假設某人有三個工作機會,待遇分別為A:10000元、B:15000元與
C:20000元。所選擇A或B,其機會成本為20000元;所選擇C,其機會成本為
15000元。

機會成本、生產可能線與理性抉擇
生產可能線
一個經濟體系,在一定的時間內,將所有可使用的固定資源,做最充分有效的
運用,在現行的生產技術下,所能產出的兩類產品之最大產量組合之軌跡。
資源固定,生產技術水準不變,資源做最充分有效的利用,生產兩類產品。
例1.假設有一個鞋廠,有20個工人與5部機器,在目前的技術水準下,如工人不
怠工、機器也能正常運轉,可生產皮鞋與球鞋之最大產量組合。

1.充分利用
沿著曲線移動,當一種產品增加,另一種產品就會減少,這代表經濟體的資源
有限,且已充分利用,故無法同時增加兩種產品。
2.生產效率
由於生產可能線上的每一點,都是最大可能產量的組合,因此代表已達到了最
高的生產技術效率
3.生產可能線的應用分析
生產可能線往外移表示在相同條件下,各種生產組合的產量都增加了,顯示經
濟成長,反之,則為經濟衰退


專題演講:我國財經政策的因應對策
演講者:沈中華 教授 台灣大學財務金融學系
時間:2009年5月26日(二)

關鍵詞:立即糾正、財務幹桿比例、資本主義
筆記:
PCA:發現資本不足時,要立即有反應措施(強制措施)must take actions when a bank capital is not enough ,regulator不可以採用寬容政策,在經營機關裡要有因應措施(如:限制出境、如果九十天內不增資,就要換人)
我國施行「銀行資本適足性管理辦法」,對於資本適足率(1)不足8%或6%之銀行,有強制措施,選擇性處分。
接管條件:our PCA is based on 選擇性
EX:中華銀行、RTC拍賣、匯豐得標474
CAR資本主義,如果政府以PCA就可以提早拍賣,金融監理機關,就不會讓王又曾逃到美國,但我國沒有這樣做。
台灣、日本都是權衡性
We change the basic concept of PCA (美國標準) 以2%為準,限定90天,低於2%需退場
The financial Tsunami creates a new problem for us.
Remember. We give up Capital –Asset Ratio
放棄財務幹桿走向CAR資本主義,如果調到2%要接管(以前)
We focus too much on (1)CAR (2)需注意Capital –Asset Ratio

心得:
在這波經融海嘯當中,深深的感受到什麼叫做景氣蕭條,自己在成長當中沒有真正的去體會什麼叫做失業的痛苦,也許是自己太好命了,隨著年齡成長學習一些知識後,打開眼界,發現要學習的科目太多太多了。因為這場演講的題目深深吸引著我,這是全球性的議題,也是必須面對處理的課題。從演講中得知,我國政府的施政措施,以及該檢討的方向,正確因應措施,雖然當中有多數專有名詞不瞭解,但是還是很開心,因為大方向概略知道在講些什麼,所以一個國家的執政幕僚要堅固,選擇正確的政策,才能利益民眾,這是很重要的,身為國民,對於一些國家政策我們真的要盡自己的力量,要去瞭解,這是我們的義務,懂得判斷政策是否對於我們有利,這是聽這場演講給我的啟發,也因為這場演講勾引起對經濟議題的興趣,這是一場我認為很棒的演講,也是自己第一次聽有關於經濟議題的演講。













整學期心得報告


以前面對經濟學一點都不懂,想要增進自己的能力才來學習,不過開心的是老師人很好,對於經濟學的教學不會太艱深,所以只要上課認真聽講,經濟學的問題大致上都能瞭解。上這堂課收穫最大的是莫過於認真學習,雖然有時候我都會天外飛來一筆想出一些問題,而老師都會給予講解,真的很感謝老師。面對現在的全球經融風暴這個問題,老師也教了我們一些基本的概念,所以和現實社會有關連,不會太枯燥乏味,至少還運用的上,不是死的知識,我想探討的是當我們在面對經濟問題時,有辦法來瞭解局面,不至於基本的經濟學專有名詞不懂。其實自己的家人都有在看財經新聞,我想上完這個課程,應該有一點幫助,可以更瞭解財經報導在說些什麼。
學習一些基本概念,使自己更有信心,面對處理自己的經濟管理,不再是圈外人,其實要學習的東西太多了,現在的我有一點點的興趣想更瞭解如何應用匯率與股票來賺錢,前提是得先好好的做功課才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