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名稱 :東森媒體集團組織分析
報告 97年 12 月 25 日
檔案名稱 :專題講座心得
檔案類型
▅心得報告
內容: 組織與管理 李明亮教授演講心得報告
佛教學系 961014 廖玉婷
新新人類
天才
朽木
老牛
努力
兩節的演講內容中,令人比較印象深刻的是李老師談到”努力”和”能力”。一個公司企業的老板會比較希望任用那種人?答案出乎意料,台下的同學們大都表示如果自己身為老板的話,會選擇老牛型,雖然能力尚可,但是是一直在努力、為公司賣命,不過老師給的答案卻是朽木型,原因是怕被比下去,老板不喜歡比他厲害的人。其實有點諷刺,一般企業當然是需要一個勤努力又有能力的人,但是今天卻是因為深怕被比下去,所以不敢、甚至不喜歡,寧可選擇一個能力、努力普通的人。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定位,都有自己適合的位置,如果我是老板的話,當公司只有朽木型和老牛型的員工,我也會選擇老牛型員工,至少對公司有向心力,能力是可以培養的。對於自己而言,自己的能力不足,但是只要努力,加上眾緣,我想也可以創造其他不同的好因好緣。
現在在學校我們所必須培養自己的獨立思想及組織能力,書本上的只是理論上的學習,需透過不斷的學習、成長,才能在社會上立足,即時性的了解現在的所需,在學校就多多培養不同的專長及興趣,以順應這瞬流萬變的社會變局。
檔案類型
▅心得報告
內容: 組織與管理 李明亮教授演講心得報告
佛教學系 961014 廖玉婷
新新人類
天才
朽木
老牛
努力
兩節的演講內容中,令人比較印象深刻的是李老師談到”努力”和”能力”。一個公司企業的老板會比較希望任用那種人?答案出乎意料,台下的同學們大都表示如果自己身為老板的話,會選擇老牛型,雖然能力尚可,但是是一直在努力、為公司賣命,不過老師給的答案卻是朽木型,原因是怕被比下去,老板不喜歡比他厲害的人。其實有點諷刺,一般企業當然是需要一個勤努力又有能力的人,但是今天卻是因為深怕被比下去,所以不敢、甚至不喜歡,寧可選擇一個能力、努力普通的人。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定位,都有自己適合的位置,如果我是老板的話,當公司只有朽木型和老牛型的員工,我也會選擇老牛型員工,至少對公司有向心力,能力是可以培養的。對於自己而言,自己的能力不足,但是只要努力,加上眾緣,我想也可以創造其他不同的好因好緣。
現在在學校我們所必須培養自己的獨立思想及組織能力,書本上的只是理論上的學習,需透過不斷的學習、成長,才能在社會上立足,即時性的了解現在的所需,在學校就多多培養不同的專長及興趣,以順應這瞬流萬變的社會變局。
組織與管理 李明亮教授演講心得報告
佛教學系961033董郡惠
聽了李教授的演講,頓時覺得天生我才必有用,每個人都不能看輕自己,放棄自己,每個人都有獨特的特質,都是不容取代的,現在的我同時是系學會的活動長、系刊美編及英研社副社長,這都是在累積我的實力,雖然有歡樂也有淚水,但都是值得的另類投資,唯有在學生社團時代中學習到一些經驗,其中的過程與經歷,我想最重要的就是面對事情的「態度」。在社團中,對本身的職責要更進一步的深入「瞭解」及給予社員的「尊重」,「傾聽」能在社務上更得心應手地處理各種問題,憑藉著自己在社團累積的經營管理能力,最重要的是將經驗傳承給下一位社員;適時的給予稱讚,能夠讓社員在工作的領域上得到成就感,有所作為,用同理的心,欣賞角度去尊重每個人。在社團當中同甘共苦,在遇到困難挫折時覺得痛苦,但克服渡過難關 以後,痛苦便不再存在,潛能也發揚光大。這無非是要增加自己本身的耐力與能力。彼此相同的理念,達成成功的佐證。教學相長互相學習,要做到讓每位社員都以身為這社團的一份子為榮,然而這一切都須要領導者有深刻的體認與毅力,本身不斷地學習改進與面對問題,懂得尋找資源,把別人的優點變成自己的優點,要做就做最好的,感覺營造,創造無可取代的價值,廣結善緣,內斂謙虛,塑造自己的品牌,如此的經驗學習,是非常珍貴的,只有改變自己,而不是改變環境,適者生存法則。其實自己是很渺小的,但是因為有幹部及社員的參與,營造出非凡的成果,堅持做到最後,都是值得的!
組織與管理 林東正教授心得報告
佛教學系 961014 廖玉婷
組織與IT
這一次的演講內容講的是組織與IT的關係,從最原本組織設計的基本原理、流程概念開始,老師都講的很仔細。
組織設計基本原理中,以傳統組織及現代組織為例,傳統組織的設計原理-「分化」與「整合」,「分化」是指將相同專長的人彙集在一起,其最典型的分化為”部門化”,其「整合」是將相同的人彙集起來後,加以組織,也隨著組織之幅度大小去整合。在「分化」中,又分為三種,為水平、垂直及空間分化,空間分化,老師則是舉例淡江大學有三個校區,台北、淡水及宜蘭三個校區,分在三個不同的空間,滿足其不同區域性且想學習的人。
至於組織中分為「集權」及「分權」,是組織最高之權力、職權分配,課堂上以宏碁為例,宏碁是採「分權」-大雞生小雞。最後上面管不動下面,造成部門間績效上的問題。另外鴻海是採「集權」,一切由最高之主管裁決。在醫院方面是有一定的標準程序。
當中老師也提到流程的基本概念,流程是一組邏輯相關的業務活動的組合,涵蓋輸入。產生附加價值及產生輸出的活動。因事件而驅動,配合著5W: WHAT-利益關系人需要、WHY-目的、WHO-流程負責人、WHERE-場所、WHEN-開始與結束的時間與條件及3H: HOW-進行的方法和資源、HOW MUCH-預算及HOW LONG-期間。
老師上課內容很豐富,資料也準備的很充足,可惜因為時間不足,造成部份資料直接帶過,是比較可惜的。
組織與管理 林東正教授演講心得報告
佛教學系961033董郡惠
組織與IT
環境與組織關係密切,IT的三大投資目的-支援交易流程、支援資訊提供、支援策略達成。傳統的組織設計原理,重視分化與整合,而組織設計概念重視企業主要核心流程,不同功能部門除了執行內部流程外,亦需參與各項跨組能力,以因應不同的突發狀況,另外,以階級式組織來說,必須忘掉垂直分工概念,有助於能力提升,但有利有弊。瞭解流程定義中的業務整合,涵蓋輸入,產生附加價值及產出的活動。以5W3H做說明,What-利益關係人需要,Why-目的,Who-流程負責人,Where-場所,When-開始與結束的時間與條件,How-進行方法與資源,How long-多久,How much-多少錢。這些項目有助於瞭解如何面對處力事情。企業是無法離群而居的,老師常講,日本人擅長團體戰,但是台灣人都是單打獨鬥,如有群組必分裂,不同的文化素養,有不同的差異。在企業裡,分工合作,資源相互利用是非常重要的,以客戶的觀點達成服務需求,提出新的觀點,把核心流程建立好,助於企業提生價值。
IT服務管理的標準化程序及方法,讓IT人員不再僅以技術面向來思考,現在的IT則是種服務,必須與商業同步,透過軟體工具與服務的導入,來證明IT組織之於企業的價值。目前許多著名的跨國公司如IBM、HP、Microsoft、P&G、HSBC、CA等,都是ITIL ITSM的積極實踐者。相較於歐洲、北美、澳洲等地,台灣ITIL市場仍處於起步階段。以台灣友達光電在導入ITSM概念後,將IT流程標準化與商業同步,對於企業都有相當大的幫助。
很難想像,現今有哪一家企業能不依賴資訊技術 (IT) 來成就事業。雖然有一大段的空間要努力,但是這項策略,是必一定要實施,不要短視近利,應該以長程目標為著想。
佛教學系961033董郡惠
聽了李教授的演講,頓時覺得天生我才必有用,每個人都不能看輕自己,放棄自己,每個人都有獨特的特質,都是不容取代的,現在的我同時是系學會的活動長、系刊美編及英研社副社長,這都是在累積我的實力,雖然有歡樂也有淚水,但都是值得的另類投資,唯有在學生社團時代中學習到一些經驗,其中的過程與經歷,我想最重要的就是面對事情的「態度」。在社團中,對本身的職責要更進一步的深入「瞭解」及給予社員的「尊重」,「傾聽」能在社務上更得心應手地處理各種問題,憑藉著自己在社團累積的經營管理能力,最重要的是將經驗傳承給下一位社員;適時的給予稱讚,能夠讓社員在工作的領域上得到成就感,有所作為,用同理的心,欣賞角度去尊重每個人。在社團當中同甘共苦,在遇到困難挫折時覺得痛苦,但克服渡過難關 以後,痛苦便不再存在,潛能也發揚光大。這無非是要增加自己本身的耐力與能力。彼此相同的理念,達成成功的佐證。教學相長互相學習,要做到讓每位社員都以身為這社團的一份子為榮,然而這一切都須要領導者有深刻的體認與毅力,本身不斷地學習改進與面對問題,懂得尋找資源,把別人的優點變成自己的優點,要做就做最好的,感覺營造,創造無可取代的價值,廣結善緣,內斂謙虛,塑造自己的品牌,如此的經驗學習,是非常珍貴的,只有改變自己,而不是改變環境,適者生存法則。其實自己是很渺小的,但是因為有幹部及社員的參與,營造出非凡的成果,堅持做到最後,都是值得的!
組織與管理 林東正教授心得報告
佛教學系 961014 廖玉婷
組織與IT
這一次的演講內容講的是組織與IT的關係,從最原本組織設計的基本原理、流程概念開始,老師都講的很仔細。
組織設計基本原理中,以傳統組織及現代組織為例,傳統組織的設計原理-「分化」與「整合」,「分化」是指將相同專長的人彙集在一起,其最典型的分化為”部門化”,其「整合」是將相同的人彙集起來後,加以組織,也隨著組織之幅度大小去整合。在「分化」中,又分為三種,為水平、垂直及空間分化,空間分化,老師則是舉例淡江大學有三個校區,台北、淡水及宜蘭三個校區,分在三個不同的空間,滿足其不同區域性且想學習的人。
至於組織中分為「集權」及「分權」,是組織最高之權力、職權分配,課堂上以宏碁為例,宏碁是採「分權」-大雞生小雞。最後上面管不動下面,造成部門間績效上的問題。另外鴻海是採「集權」,一切由最高之主管裁決。在醫院方面是有一定的標準程序。
當中老師也提到流程的基本概念,流程是一組邏輯相關的業務活動的組合,涵蓋輸入。產生附加價值及產生輸出的活動。因事件而驅動,配合著5W: WHAT-利益關系人需要、WHY-目的、WHO-流程負責人、WHERE-場所、WHEN-開始與結束的時間與條件及3H: HOW-進行的方法和資源、HOW MUCH-預算及HOW LONG-期間。
老師上課內容很豐富,資料也準備的很充足,可惜因為時間不足,造成部份資料直接帶過,是比較可惜的。
組織與管理 林東正教授演講心得報告
佛教學系961033董郡惠
組織與IT
環境與組織關係密切,IT的三大投資目的-支援交易流程、支援資訊提供、支援策略達成。傳統的組織設計原理,重視分化與整合,而組織設計概念重視企業主要核心流程,不同功能部門除了執行內部流程外,亦需參與各項跨組能力,以因應不同的突發狀況,另外,以階級式組織來說,必須忘掉垂直分工概念,有助於能力提升,但有利有弊。瞭解流程定義中的業務整合,涵蓋輸入,產生附加價值及產出的活動。以5W3H做說明,What-利益關係人需要,Why-目的,Who-流程負責人,Where-場所,When-開始與結束的時間與條件,How-進行方法與資源,How long-多久,How much-多少錢。這些項目有助於瞭解如何面對處力事情。企業是無法離群而居的,老師常講,日本人擅長團體戰,但是台灣人都是單打獨鬥,如有群組必分裂,不同的文化素養,有不同的差異。在企業裡,分工合作,資源相互利用是非常重要的,以客戶的觀點達成服務需求,提出新的觀點,把核心流程建立好,助於企業提生價值。
IT服務管理的標準化程序及方法,讓IT人員不再僅以技術面向來思考,現在的IT則是種服務,必須與商業同步,透過軟體工具與服務的導入,來證明IT組織之於企業的價值。目前許多著名的跨國公司如IBM、HP、Microsoft、P&G、HSBC、CA等,都是ITIL ITSM的積極實踐者。相較於歐洲、北美、澳洲等地,台灣ITIL市場仍處於起步階段。以台灣友達光電在導入ITSM概念後,將IT流程標準化與商業同步,對於企業都有相當大的幫助。
很難想像,現今有哪一家企業能不依賴資訊技術 (IT) 來成就事業。雖然有一大段的空間要努力,但是這項策略,是必一定要實施,不要短視近利,應該以長程目標為著想。
檔案名稱 :東森媒體集團組織分析
檔案類型 ▅期中報告(書面)
內容: 組織與管理
目錄
一、 東森媒體集團簡介---------------------------------------- ---3
二、 東森媒體集團架構-------------------------------------------4
三、 東森媒體集團組織-------------------------------------------5
四、 東森媒體集團SWOT分析---------------------------------13
五、 東森媒體集團經營策略------------------------------------14
六、 東森媒體集團核心利益事業------------------------------14
七、 東森媒體集團2006年業績總表及近三年各項指標排名----14
八、 東森媒體集團人才培育-------------------------------------14
九、 東森媒體集團產學聯盟合作-------------------------------15
十、 東森媒體集團異業結盟-------------------------------------16
十一、 東森媒體集團愛心.公益----------------------------------16
十二、 東森危機-------------------------------------------------------17
十三、 結論--------------------------------------------------------------18
十四、 參考文獻--------------------------------------------------------19
十五、 參考網站--------------------------------------------------------19
表目錄
圖一東森媒體集團全球版圖---------------------------------------------------------03
圖二東森媒體集團架構---------------------------------------------------------------04
圖三東森國際組織架構---------------------------------------------------------------05
圖四東森電視組織架構---------------------------------------------------------------08
圖五東森電視平台總覽---------------------------------------------------------------09
圖六東森電視2005-2007年營收額直條圖-----------------------------------------10
圖七東森購物組織架構圖------------------------------------------------------------10
圖八東森購物電視購物市場區隔表------------------------------------------------11
圖九東森媒體集團2006業績總表及近三年各項指標排名---------------------14
一、 東森媒體集團簡介:
公司創辦人:王令麟。
公司原名:友聯全線公司、力霸友聯公司。
成立時間:1991年創立。
核心公司 /創立日期:
東森國際(股)公司 /1975年5月
東森電視事業(股)公司 /1991年7月
東森媒體科技(股)公司 /1995年6月
東森得易購(股)公司/1987年5月(原名:眾庭(股)公司)
全球佈局:
圖一東森媒體集團全球版圖
經營信念:希望能為每一個家庭帶來最歡樂的時光。
二、 東森媒體集團架構:
東森媒體集團
1.東森國際
成立時間:1975/05
2.東森媒體科技公司
成立時間:1995/05
3.東森電視
成立時間:1995/08
4.東森購物
成立時間:1999/08
5.東富資訊
成立時間:2000/02
6.東森旅遊
成立時間:2003/01
7.東森保險代理人公司
成立時間:2003/2
8.東森休閒育樂公司
成立時間:2003/09
9.東森公關公司
成立時間:2003/11
10.東森巨蛋管理公司
成立時間:2005/05
圖二東森媒體集團架構
三、 東森媒體集團組織:
1. 東森國際 :傳統產業 創新經營
1975年東森國際公司從倉儲起家,再跨足海上航運業務,是國內唯一在北、中、南三港皆擁有散雜貨碼頭的民間最大港埠事業公司,也是台灣最具規模的巴拿馬極限型散裝貨輪營運公司。
1995年股票正式掛牌上市。 跨入 21 世紀, 秉持傳統企業穩健經營與服務至上理念,兼容e世代的創新開發精神,2000年6月轉型邁向網路、媒體、科技與電子商務領域。
(1)組織架構
圖三東森國際組織架構
(2)營運主軸:
a. 土地開發
b. 大陸貨櫃場
c. 卸裝碼頭
(3)經營理念:
誠信Fair。
團隊Firm。
創新Future。
永續Forever。
(4)企業使命:
致力於專業倉儲及國際化航運發展,在散裝貨物的供給需求鏈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善盡一個儲運服務者的責任。
面對資訊革命的洪流,台灣在全球高科技日新日異的發展中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東森國際,跨入媒體及貿易事業是既定的目標,秉持著傳統儲運業服務品質至上的精神,開拓新的服務領域,朝國際媒體控股公司的目標邁進。
(5)願景:立足於傳統 迎向新世代
a.大宗物資加值服務
b.大貿易商
c.兩岸物流
(6)獲利績效:2008年一月至八月營運概況
整體營收:52.06億元。
稅前盈餘:6.19億元。(較去年同期28.7億元大幅減少)
稅後盈餘:4.81億元。
稅前每股盈餘:0.42元。
稅後每股盈餘:0.33元。
負債比率為16.84%。
2. 東森媒體科技公司:
(1)組織架構:
擁有13家有線寬頻系統台,以及逾百萬有線電視訂戶和十餘萬寬頻上網用戶,成為領先亞洲(中國大陸及日本除外)、位居全球前二十大之有線電視多系統經營者(MSO)。
(2)營運主軸:
a. 有線電視系統台投資經營
b. HFC寬頻網路加值服務經營
c. 地方系統台有線頻道播送經營
(3)經營理念:
積極佈建寬頻網路、整合頻道內容,為消費者提供多頻道節目收視與寬頻上網服務。
(4)企業使命:
建構台灣最完整的數位媒體網路平台。
(5)願景:
掌握世界脈動,擘畫台灣數位寬頻時代新藍圖。
(6)獲利績效:
東森媒體科技連續兩年榮登天下雜誌「五百大服務業--媒體娛樂業」營收排行榜榜首。
另根據媒體研究機構(Media Partner)2002、2003年針對亞太地區付費視訊經營業者(Pay TV Operators)所做調查,東森媒體科技在戶數、營收、每戶每月視訊收入、EBITDA及EBITDA Margin 的評比上也都名列前茅,是台灣唯一躋身前十名的付費視訊經營業者(Pay TV Operators)。
3. 東森電視 :東森的用心 你看得見
東森電視台成立於1991年,前身為友聯全線公司,1993年更名為力霸友聯公司,早期以錄影帶供應、第四台播送為主要業務範疇。
1997年9月底更名「東森電視台」,2002年9月購併同業「超視」電視台。在全體同仁的努力下,東森電視台的節目口碑、社會評價已深受台灣觀眾肯定。
(1)組織架構:
圖四東森電視組織架構
東森媒體平台總覽:
圖五東森電視平台總覽
(2)營運主軸:
a. 八個有線電視頻道製作經營
b. 媒體周邊商品經營
c. 網路新聞
d. 東森廣播網
e. 民眾日報
(3)經營理念:
秉持「堅持卓越品質,穩建紮實經營」的經營信念,為海內外華人提供更豐富、更優質的媒體資訊娛樂服務。
(4)企業使命:東森的用心 你看得見
東森電視匯集一流的新聞與節目專業人才,精心製播優質節目,為觀眾帶來前所未有的視覺饗宴。
(5)願景:讓關懷與媒體一起成長
東森也不忘為弱勢族群發聲代言,讓媒體真正成為社會進步的力量,具有高度「注重公益」及「社會責任」之優質形象。 東森電視台過去幾年在台灣的發展,不論在收視率、市場佔有率或廣告業績,均已奠定有線頻道第一品牌的地位,未來為因應媒體全球化、國際化的趨勢,東森電視台進軍國際的腳步將不斷加快,全力拓展大陸、北美、中南美、東南亞、紐澳、歐洲等地之頻道落地、節目版權銷售事業,期使東森電視台邁向國際市場,成為國際華文媒體領航者。
(6)獲利績效:2005~2007年歷年營收成長狀況
2006、2007年,受到國內經濟景氣以及有線電視廣告量下滑的影響,東森電視廣告營收連續兩年下滑,使得公司總體營收由2005年61.82億元,下滑至2006年的58.92億元及2007年47.61億元。
圖六東森電視2005-2007年營收額直條圖
4. 東森購物 :
東森購物從商品端到服務端,不斷追求「 從 A 到 A+ 」的卓越品質,邁向第九年之際在我們全面接軌國際,大量導入新興流行的趨勢,提供消費者更多來自世界各國備具特色商品,以最優質貼心的服務要讓所有消費者沉浸在 360 度購物驚喜當中,分享生活樂趣,品味時尚人生!
(1)組織架構:
圖七東森購物組織架構圖
(2)營運主軸:
a. 電視購物
b. 型錄購物
c. 網路購物
(3)電視購物市場區隔:
圖八東森購物電視購物市場區隔表
(4)經營理念:
國內電視購物首創 --- 數位化製播平台,為全天候的 Live 節目提供精緻品質。
5. 東富資訊公司:連結虛擬通路 創造無限價值
東富資訊科技自2000年成立以來,以2億資本額,九十名員工和百煉成鋼的實戰經驗,專責東森集團旗下十數家大小關係企業的資訊管理工作。整合各子公司、企業母體之間的資訊設備、應用系統與IT技術人力,作系統規劃,將資源做最有效的分享。 邁入e紀元,訊息暢流與資源整合能力關係著一個企業的生存與競爭力,東富資訊身膺重責大任,以企業資源規劃(ERP)為整合基礎,發展新一代客戶導向的資訊管理系統,快速反應市場,彙整龐雜資訊。 近來服務觸角更伸向集團外,提供網絡與網絡間(Internet)、網絡內(Intranet),以及資料倉儲系統的建置和顧問服務,擴展成長空間,也創造更大利潤。
(1)營運主軸:
a.企業資訊業務服務
6. 東森旅遊 :
(1)經營理念:
a.更健康的休閒旅遊生活的品質與層次。
b.無懈可擊的優質商品與完善服務。
c.旅遊資源共享,創造商品及消費者皆贏的良性循環。
(2)營運主軸:
a. 國內外旅遊服務營運
b. 企業團體獎勵旅遊
(3)企業願景:
a.全國首創媒體經營模式。
b.在地服務之開拓。
c.第一安心的專業旅遊集團。
d.全球華人休閒旅遊領導者。
7. 東森保險代理人公司 :
東森購物成立東森人身和東森財產兩家保險代理人股份有限公司,首創媒體保險的風氣,揭開保險和通路整合的新頁。 跨電視、網路、型錄、廣播、報紙等多元購物通路,東森保險代理與國內外各大保險公司合作,建置商品完整、資訊透明的保險交易平台和金融理財資訊,並提供24小時全年無休的保險專線貼心服務。
(1)營運主軸:
a. 基金銷售業務。
b. 各類壽險、產險等保單業務。
(2)經營理念:
a.透明、貼心。
b.創新、嚴選。
c.信譽、便利。
d.一張保單、一生功德。
8. 東森休閒育樂公司
(1)營運主軸
a. 集團關渡媒體總部規劃營運
b. 運動行銷業務
9. 東森公關公司
(1)營運主軸
a. 藝人經紀業務
b. 媒體公關業務
c. 民調/市調業務
10. 東森巨蛋管理公司
(1)營運主軸
a. 提供體育競技
b. 藝文表演
c. 娛樂活動
四、 東森媒體集團SWOT分析:
優勢(Strengths):
1. 集團資源充足。
2. 通路成本低。
3. 專業經營。
4. 自有物流中心 宅配服務好。
5. 完善的客服。
6. 及時民調掌握消費趨勢及改善作業流程。
劣勢(Weaknesses):
1. 新進產業 經驗不足。
2. 產業消費市場 受原有市場誤導。
3. 上下游的價值鏈還不完善。
4. 物流作業自動化須加強。
5. 人才不足。
6. 通路惡性競爭。
機會(Opportunities)
1. 創造新興零售通路模式。
2. 仍有廣大市場未開發。
3. 累積經驗進入全球市場。
4. 政府支持物流技術輔導計畫。
5. 業者進入成本高。
威脅(Threats)
1. 經濟成長緩慢,影響消費者購物意願。
2. 未能充分掌握消費者的消費模式。
3. 人才養成不易。
4. 頻道業者,網路郵購業者,物流業者伺機進入市場。
五、 東森媒體集團經營策略:
1. 全面性推廣數位機上盒,提高市場佔有率。
2. 開放式的互動平台,數位電視的7-11。
3. 與對手合作,共同爭取內容來源。
六、 東森媒體集團核心利益事業:
東森媒體集團共有三家主力事業,分別是東森電視、東森媒科技及東森購物,其中的東森電視為企業主要核心所在。
東森電視主要營收收入為廣告收入及頻道版權收入,主要利益乃是頻道跨媒體整合能力,包括東森得易購及東森幼幼。
七、 東森媒體集團2006年業績總表及近三年各項指標排名:
項目 / 年度
營收淨額 (百萬元) NT$M.
35,501
47,411
42,101
稅前純益 (百萬元) NT$M.
1,956
1,075
1,609
圖九東森媒體集團2006業績總表及近三年各項指標排名
八、 東森媒體集團人才培育:
為提昇人才素質,採取教育與訓練政策雙管齊下,將員工依階層及職能分類規劃完整訓練體系,以建立學習型組織的文化,提昇企業續航力。
1 .訓練體系:
a. 內部訓練
(a) 通識訓練:新進人員教育訓練,系列主題講座課程、第二專長培訓。
(b) 專業訓練:各部門依職能安排各項專業訓練課程,提升員工專業能力。
(c) 管理訓練:管理職能訓練、接班人培訓、內部講師 / 輔導師培訓。
b. 外部訓練:安排或補助國內外進修,及專業證照報考。
2.訓練方式:採用實體課程、講座、座談、讀書會 … 等方式,更建立線上教學平台( E-learning ),使同仁能夠不受時間、空間限制,永續學習。
九、 東森媒體集團產學聯盟合作:
2000年5月 東森與台大產學合作,發展寬頻網路科技應用服務。 2001年4月20日 東森與政大公企中心簽約開辦管理碩士學分班。 2004年3月 東森媒體集團與醒吾技術學院於3月2日舉行「產學聯盟」 簽
約儀式,由東森媒體集團總裁王令麟、東森電視台代總經理馬詠睿、東森百貨董事長林登裕、東森休閒育樂總經理周武與醒吾技術學院董事長顧大義、校長袁保新等共同簽訂。
2004年4月 東森媒體集團4月28日與上海交通大學簽約建教合作,為海峽兩岸產學交流揭開新紀元。
2004年11月 東森媒體集團於11月4日由東森電視台董事長張樹森及東森得易購董事長周繼鵬,與國內5所知名學府-台大、政大、成大、輔大、世新,簽訂產學聯盟合作意向書。
2004年12月 東森媒體集團與台中市嶺東技術學院於12月28日產學聯盟,東森除提供嶺東學生實習和工讀機會外,還將舉辦東森講座與推動數位內容學院、員工在職進修。
2005年1月 東森媒體集團與台北市德明技術學院於1月5日產學聯盟,東森將透過實習、工讀機會等方式,嘉惠青年學子。
十、 東森媒體集團異業結盟:
2004年4月 統一證券與東森購物4月22日舉行記者會宣佈異業結盟,推出「全民統e Part II」活動,藉由雙方的既有資源,包括客戶、媒體、通路等,做有效的交叉行銷達到雙贏的結果,增加客戶資源與企業盈收,提昇雙方在市場的佔有率。
2004年5月 為爭取北美華人市場,城邦出版人集團與東森媒體集團結盟,透過東森美洲衛視(ETTV AMERICA)將旗下的好書、好雜誌,推廣給北美地區的華人。兩集團並於5 月13日舉辦簽約記者會。
2004年6月 東森購物與兄弟象異業結盟,兄弟象並於6月18日授權東森購物衍生隊慶LOGO紀念商品一年。
2004年12月 台灣最具人氣新聞網站ETtoday.com與全球知名的英國廣播公司(BBC),12月9日簽署新聞合作計畫,雙方在網站上相互授權呈現彼此內容。ETtoday.com希望透過此次合作,能讓台灣的聲音行銷全球,並帶給全球網友更寬廣的國際視野。
十一、 東森媒體集團愛心.公益:
1992年3月 舉辦捐血活動。 1994年8月 代表捐1000萬元,作為中南部水患賑災之用。1995年6月 發起「百萬cc捐血大家做伙來」捐血活動。親自號召捐血,
一日內共募74袋18萬5千cc的鮮血。 1999年9月 台灣發生921強烈大地震,發動員工捐獻一日所得賑災,同 時
指示東森上下全力救災與心靈重建,發揮媒體服務功能。 2000年4月 成立東森慈善基金會及東禾教育基金會。 2001年2月8日 促進兩岸文化交流,東森發動「送愛心到大陸」活動。 2001年8月3日 捐120萬元立委薪資所得救助「桃芝」風災同胞;員工 樂
捐半日所得。 2001年9月29日 蔡咪咪代表東森慈善基金會,捐贈南投家扶中心29位 災
童200萬助學金。 2002年5月31日 東森慈善基金會舉辦「為蘭嶼開一扇窗」活動,提供蘭
嶼學童營養午餐和播送設備,引起社會廣大迴響。 2003年5月 SARS疫情蔓延,王令麟發動企業集團防疫救災、捐贈物資為 第
一線醫護人員打氣。 2003年7月 東森購物王令麟獎助學金第一筆500萬元,於7月29日捐給
台灣大學,為今年入學的台大清寒新生,提供實質協助。 2003年8月 東森媒體集團於8月4日正式宣布,成立六項「東森購物王 令
麟獎學金」。 2004年4月東森購物捐贈50萬元給桃園縣,將協助桃園縣貧困的優異學
子。 2004年4月 嘉義孤女曾玉玲經東森新聞及媒體報導,引起社會廣大迴響。
東森慈善基金會捐贈5萬元,拋磚引玉。 2004年4月 東森在北美成立東森慈善基金會。
2004年5月 為獎勵政大優秀暨清寒學生,東森媒體集團5月4日捐贈國
立政治大學五百萬元,設立「東森購物王令麟優秀學生獎助學金」,並歡迎政大優秀畢業生加入東森行列,攜手進軍海外市場。
2004年6月 美洲東慈與Red Cross紅十字會共同主辦Savor the Flavor活動,在Pasadena Rose Bowl進行美食公益展演。同時大舉招募創始志工,以深入各團體,為所有亞裔弱勢族群及需要幫助的人獻上愛與關懷。
2004年7月 為緊急救助因七二水災重創的南投仁愛鄉民眾。
2005年1月 為響應南亞強震海嘯賑災,世界展望會、港台演藝圈、東森電視台共同發起「愛心無國界」義賣活動。
2005年1月 繼「送書到部落」活動後,東森募集了50部電腦及傳真機等資訊設備送到屏東部落。
十二、 東森危機
案例一. 腳尾飯事件
2005年六月二日由TNBS-N首先報導腳尾飯外流的消息,爆料議員王育誠表示,台北市有11家小吃店販售腳尾飯,不過,在六月四日當天,整起事件出現了重大轉折。
1. 王育誠提供的影帶實際尋找販賣腳尾飯的店家,結果卻是「查無此店」、或是早已歇業。
2. 王育誠坦承其所公布之錄影帶乃是「內幕模擬」所致,但強調自己並不知情。
危機:東森新聞S台停播。
處理:因王育誠所提供的錄影帶中的主角其中一員是東森新聞S台任職的攝影組副組長以及一位臨時演員所共同參與制作的,加上王育誠前身為東森電視台任職,主持東森新聞S台《社會追緝令》節目,所以爆發腳此事件,對於當時東森之新聞形象受到質疑,因此東森電視緊急做出以下處理-
1. 提出此事件中,該台為播報「腳尾飯」新聞的總時間長度是業界中的倒數幾名。
2. 為自己辯護:沒有現役的工作人員參與其錄影帶的拍攝。
案例二. 東森弊案
2007年東森集團董事長爆發以下六大弊案,調查局展開搜索,立即收押王令麟,曾一度影響東森股價及金融行情。
1. 南港土地交易弊案-違法售地。
2. 違法超貸等弊案。
3. 東森小巨蛋弊案(KMT)。
4. 侵占東森媒體科技股權案。
5. 東森休閑公司涉嫌財報不實案。
6. 涉嫌以旗下公司,和國內外企業,進行假交易、真洗錢的動作。
危機:1.股價下跌:14日當天的股價雖然開盤小跌,終場。
2.四億債務危機:東森電視有一筆四億款項未清償,債權銀行擔心東 森屆時償還不起,即下出通牒,六月底前如果這4億元沒有清償,不排除對東森視進行假扣押。雪上加霜。
3.員工面臨裁員:因爆發東森弊害,造成股價下跌及須立即性清償債務,使得員工上下人心惶惶,深怕面臨裁員危機。
處理: 由於東森爆發此弊案,對當時社會、金融面造成相當大影響,同時也波及到自己旗下的公司,對於如此,緊急做出以下處理-
1. 東森電視、國際極力撇清關係:立即去除王令麟董事長一職,王令麟跟我們無關。
目前最新發展:掏空金額超過600億的力霸案,堪稱史上最大經濟犯罪弊案,31日一審宣判,前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遭判處18年重刑,併科罰金7億元,其他王家人分被判3年半到20年重刑,併科上億元罰金(2008.12.31)。
十三、 結論
東森集團,從營建、水泥、食品、金融、媒體、電信、娛樂、航運業種無所不包,媒體從系統台、自製頻道、寬頻、衛星、電信到資訊整合,集團板塊區域完整。儼然已是台灣的媒體巨人,東森集團一直秉持相關式多角化經營的策略發展國際化、進軍中國市場、甚至在Nasdaq上,從內容到資訊整合到通路,樣樣都跨入,堪稱國內的有線電視市場中的佼佼者。東森將目光定焦在更遠處,真正的對手並不在國內,而是在國際市場,有這樣的自信,積極向海外或中國市場拓展,將股東視為最重要資產,東森衝得很凶,為股東打拚的堅強鬥志,已經讓投資者滿懷期待。
在台灣,無人不知東森集團,它在短短幾年打造了一個屬於他自己的一個王國,我們應該學習它的優點,看看它是如何成功的,如何用心經營它的團隊。它的經營信念:希望能為每一個家庭帶來最歡樂的時光。東森企業的「希望能為每一個家庭帶來最歡樂的時光」這樣的理念確實是作到了,從其各個電視系統台的投資經營;東森媒體平台的多元化,提供觀眾、消費者上至99歲下至0歲無限的歡樂,東森購物從商品端到服務端,不斷追求「 從 A 到 A+ 」的卓越品質,以最優質貼心的服務要讓所有消費者沉浸在 360 度購物驚喜當中,讓消費者不知不覺就刷卡買單,為公司創造極大利潤。
王令麟本身也是個佛教徒,他說「以平常心面對世事,以歡喜心學習接受,以服務心和人結緣,以感恩心回饋社會。」歷年來東森集團藉由傳播力量啟迪善良人心,慈善事業不落人後。企業的使命:秉持著傳統儲運業服務品質至上的精神,開拓新的服務領域,朝國際媒體控股公司的目標邁進。東森可以充分利用媒體作發揮,幾乎囊括了所有能運用媒體賺錢的產業,在經營及人事上的組織、管理與架構,各方面的表現都能成為其他企業的參考指標。但它更注重具有高度「注重公益」及「社會責任」之優質形象。我想這就是他能成功的地方吧。
在這樣疾速的成長下,或許引發了貪念;以致於出現的掏空案,企業領導人的品德與對社會責認似乎是欠缺的,以最進去世的台塑集團總裁王永慶來比,這樣一位首富對社會各界所作的回饋真是不勝枚舉,對社會國家作了很多的善事如捐贈電子耳、回鄉(嘉義)興建學校…..,而王令麟卻掏空潛逃,令失望。
十四、 參考文獻
李彪(2005)。台灣傳媒產業發展與集團企業策略分析。
十五、 參考網站
1. 東森媒體集團:http://www.emg.com.tw/
2. 東森國際:http://www.emic.com/
3. 東森媒體科技公司:http://www.etmc.com.tw/
4. 東森電視:http://www.ebc.net.tw/
5. 東森購物:http://www.ehsn.com.tw/
6. 東森旅遊:http://www.etholiday.com/
7. 東森保險代理人公司:http://www.etlife.com.tw/
8. 東森公關公司:http://www.easternpr.com.tw/
9. 東森巨蛋管理公司:www.tpa.com.tw
4.通識課程學習心得報告
玉婷的心得
組織與管理是現代人必學的課程,每天都必須與人接觸,而人又非單一個體化,是要在團體中生活的,藉由這個學門,學習到如何在團體中運用一些管理技巧來處理周遭的人事物,而使其簡單化。
課堂上老師運用簡報來說明組織與管理的內容,中間也提到一些社會上的實務來加以佐證,透過上課所教,套用在我們的身上,分析每個人的SWOT,自己的優、劣式及機會和缺點;除了授課外,也去邀請兩位講師來和我們分享。最為印象深刻是我們的期中考和期末考,老師要我們每一組找一個企業團體,分析他們、探討他們的潛藏危機及成功的因素,當我們深入研究後發現每個企業體他們的運作及公司老板的作事風格會影響到整個公司層面,例如我們這組做的是東森集團,前任老板王令麟,當公司面臨第一個危機時,他是如何的處理,他又是如何積極的擴充他的事業版圖,雖然平常常作公益、慈善,但是貪念一起,將自己捲入財務金融案、涉入侵占等罪名,目前也已遭到判刑,影響層面不單單是個人而以,還牽涉到公司、員工、股名及整個社會。
此外在期末報告上,老師更要我們以影片拍攝方式來呈現整個企業,將紙本轉變成影片,這在整個學習上更是有動力,因為可以藉此學習到不同軟體,也從中要學習如何規劃寫腳本、人員的安排及到後製,如何的串起整個影片及背景音樂的選擇,這些都是新的學習,對於將來報告的呈現不再限於紙本或是簡報等等。
郡惠的心得
上學期上了組織與管理,對於企業界的管理方式,做到盡善盡美真的很困難,是需要訓練的,台灣的企業家都有著廣大的抱負理想,不怕吃苦的精神!我覺得上課是上課,學習到一些觀念、技巧,實際上還是要真正的到職場上去磨練,才能夠拿出本事來面對問題。
老師您真的很用心!還特地請外面的教授來為我們授課,感謝老師的指導也讓我學習到一些知識、技巧。
檔案名稱 :影片製作SWOT分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